1983台湾8.1分剧情《儿子的大玩偶》BD1080p.中文字幕


儿子的大玩偶海报

名称:儿子的大玩偶

别名:The Sandwich Man / 兒子的大玩偶

主演:陈博正 / 杨丽音 / 崔福生 / 卓胜利 / 江霞 / 颜正国

导演:侯孝贤 / 万仁 / 曾壮祥

地区:台湾

年份:1983

语言:闽南语 / 国语

时长:105分钟

更新:2024-07-24 11:04:24

儿子的大玩偶剧情介绍

《儿子的大玩偶》:乡镇失业青年坤树(陈博正饰)为了养家糊口,替电影院做“三明治广告人”。他化装成小丑身前身后挂着厚厚的广告牌,但却得不到家人及亲友的认同,总为此事争吵不休。当坤树去掉化装的油彩时,小儿子竟不认识父亲了,被吓得哭闹起来…… 《小琪的帽子》:王武雄(金鼎饰)退伍后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公司派他到沿海城镇推销日本生产的压力锅,在小镇内遇到小女孩小琪。然而,王武雄最感到不解的是小琪头上总是紧扣著那顶帽子,让他觉得非常奇怪。同时王武雄的搭档林再发(方定台饰)接到怀孕妻子写信要求他快点回家。但是,压力锅却发生问题…… 《苹果的滋味》:居住在贫民区的小工阿发(卓胜利饰),被美军汽车撞成残废后住进豪华医院。美军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赔偿费,还答应将其哑女送美国学习。阿发一家人悲喜交集,连连向美军道谢……

儿子的大玩偶下载地址一

防止迅雷屏蔽磁力链,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儿子的大玩偶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儿子的大玩偶豆瓣热评

  • 左胸上的吸盘2015-11-11 00:35:37

    三人每人一段,但水平未有差别,侯孝贤那个反而还弱一些。故事主人公都是挣扎求存,不同面投射生存付出的代价,第二个故事的主线倒是不一样,隐隐有神秘主义的味道,80年代台湾电影的优点就在于:你可以用一两句尖酸的话来描述的故事,这些剧组偏偏讲述的很厚道,观察的很贴近。

  • 2016-02-09 15:44:24

    戲院沒茶無人理會唯唯諾諾,家中沒茶亂摔東西朝老婆發火;壓力鍋現場煮食推銷已經失敗過一次,愚忠者的反應卻是那麼好的東西怎麼沒有人買呢,最終被自己口中的好東西炸死;被車撞反而因禍得福對肇事者不住口道謝說對不起,一家人吃蘋果的樣子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難怪當初會有削蘋果事件~

  • 火娃2016-09-17 12:54:54

    8/10。讽喻了台湾受外货欺诈带来的肉体伤害和依赖美国外援的麻木民族精神,前两者作为父亲承担妻子生育的职责、反复游说街坊,小丑油彩脸上的似哭似笑,被蒙骗的推销员不留余力地推销危险品,都能深沉体会遗忘于经济起步角落的普通人的刺痛感,最后一段全家探病时品尝苹果的拜金面孔涵盖了时代的卑微。

  • Panda的影音2014-11-24 23:49:15

    《儿子的大玩偶》:最早还是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对台湾电影的介绍中得知的,我一直以为“大玩偶”是母亲,没想到是父亲;更没想到这会是三个生活不易的家庭的故事短片串联的电影;《小琪的那顶帽子》:我差点以为是恋童癖;《苹果的滋味》:真的,要不是格雷上校是大好人,就不会是这样相对美好的故事了。

  • seabisuit2015-01-26 20:55:18

    吴念真改编自黄春明小说,60年代的三段故事喜爱程度从后到前。苹果的黑色讽刺真是做足了,是那种笑过后的心酸,这一家子有寓意草根的台湾。小琪很惊悚,从一开始就有种要有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的感觉,结果还真是,反思盲目的发展。玩偶的人物挺立体,纪念拼搏的父辈。这片的背后在当时还是很有意义的。

  • 有心打扰2012-05-12 22:47:27

    1.淡淡的忧伤却如此的绵长,一股暗劲在刺痛着人的情感。2.大玩偶里面父亲最后的微笑、帽子里面王武雄最后那悲痛的脸、苹果里面阿发家人对美国大兵的“谢谢,谢谢。对不起,对不起。”这一幕幕的是如此令人忧伤与心痛。3.恨日亲美,赤裸裸的讽刺与不满...

  • 2023-09-29 04:04:25

    #TGC #NewTaiwaneseCinema 长评-现实,伤痛与死亡。 《玩偶》故事贴近新现实但视听上则趋近于小津的极简主义,固定镜头还是冷峻,前景遮挡的浅焦镜头人物受困状态非常明显,结合去戏剧化的表达整体完成度很高,最喜欢的是空镜。《帽子》隐喻性很强,视角集中在青年和中年两代人对于历史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态度,小女孩的头部,日本高压锅的爆炸,木屐声都在提醒观众那不能遗忘的民族伤痛。视听上不是很喜欢。《苹果》的批判和讽刺意味太强。比较值得注意的两点是语言障碍和色彩,在片中语言障碍是被强化的,色彩则是开场与结尾的黑白为真实,可以看到那白色的人形框框是只有对尸体才会使用的,所以悲伤的故事是男主早就死了…我们透过那一滩鲜血走进了彩色的幻想世界,而结尾的全家福也从彩色转到了黑白把观众拉回了现实。

  • 燕仰2021-04-20 16:15:32

    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发端作品之一,吴念真改编自黄春明小说的三段式短片。小男孩在嘉义竹崎乡间追逐的侯孝贤式长镜头呼唤着两年之后的《童年往事》;日本杂志撕页上习得的三明治人装扮无法在本地求得生存,却成为孩子唯一认识的父亲面孔;最喜欢万仁的《苹果的滋味》,美国之于台湾,成为创伤与荣耀、亏欠与依赖并存的暧昧反讽的符号。

  • 方枪枪2018-02-07 13:14:49

    1982年,杨德昌 / 柯一正 / 陶德辰 / 张毅四人将各自拍摄的短片合在一起取名为《光阴的故事》,讲述人生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四个阶段;一年后,也就是1983年,导演侯孝贤 / 万仁 / 曾壮祥三人合作了《儿子的大玩偶》,用三个不同故事呈现人生的悲苦和贫穷滋味。各花入个眼,对照来看,别有味道。

  • 欢乐分裂2024-05-29 21:11:50

    #重看#3.5;三段式连缀成60年代的台湾,笔触皆是关于底层人物的生活困苦,然而他们身后的大背景却无法忽视——美军驻守,内政犹动荡,民生和基建都处于草创阶段;且,三个故事的主旨出奇地一致——须得牺牲面容(《儿子的大玩偶》中再次涂白脸孔的父亲)、亲情和爱情(《小琪的帽子》中分离的夫妻)、健康甚至是生命(《苹果的滋味》中断腿的父亲以及第二段中的夫妻俩),都以赤身来对抗残酷的生活磨砺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切。虽不无稚拙、说教、生硬之处,但人情味十足。

  • Clyde2014-04-29 22:41:31

    台湾新浪潮发轫作之一,比《小毕的故事》稍晚但同年上映。影片改编自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黄春明的小说。黄春明写小人物、小事件,最亲切、细腻、地道,电影中的三个小故事,也如此。特别喜欢《儿子的大玩偶》和《苹果的滋味》,前者情真意切、人艰不拆,后者因祸得福、辛酸苦涩。

  • 阿德2012-07-19 13:38:11

    万仁的《苹果的滋味》很有意思,当年看他的《超级市民》就被震过一回,感觉他有点被低估了,“超级三部曲”也很难找啊。

  • cliosong2018-06-23 20:00:41

    (6.0)这三个故事的延续性在哪里?我觉得前两个比较一致,关于陌生人的。而且前俩都有改编成恐怖故事的潜质。

  • 麻麻睇2011-06-30 21:50:36

    三段往事,满目苍夷。四下里遍布着日本与民国遗风。他们不识外语,甚至听不懂国语;他们眼神迷离,目不识丁,口不能言。遇到飞来横祸,却要虔诚地道歉,并心存感激。抗拒高科技,只为了留存那点香火。辛酸地泪眼迷离着,手捧苹果满怀希望。

  • 三紀2020-11-10 22:00:49

    三个短片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压力 散文式的电影 第一段很感伤 为生活失去自己的主体性与面目 是小人物悲哀 最后一幕的笑让我感伤... 第二段时如同快锅一样感到压力.殖民文化下的不协调 美好对比丑陋 新科技对比传统 及有隐晦性的暗示 第三段很讽刺..戏里戏外都讽刺 (台灣電影圈也因此才有 杨士琪紀念奖) 记住~导演是全世界最不给删的人....

  • 蘇小北2012-02-07 00:09:59

    1.玩偶:侯孝賢依舊細膩,只是這樣一個生養的故事太過直白,沒有其他作品的含蓄雋永,當然,記憶與現實的交疊穿插,敘事的流暢,情緒的悲憫都使之足夠好看;2.帽子:最為曖昧的一個,留白與暗示,依舊關注于小人物的艱難,命運的困境;3.蘋果:陰差陽錯,失落的眼神,殘缺的合影,滿目瘡痍的現實之痛。

  • 高詩遠2023-03-30 20:18:16

    《儿子的大玩偶》:侯孝贤很会用画面说话,桌上没动筷子的饭就说明了夫妻感情的摩擦。用了很多闪回段落将二人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没茶”的重复揭示了男主是个只会在家里撒脾气的人,但等到有收入来源之后,又愿意重新化上小丑妆拥抱儿子,果然钱才是控制男人品性的关键。最后定格镜头往前一推,直接借鉴《四百击》。《小琪的帽子》:费尽心思努力的年轻人,在工作与人际关系中获得双重失败,甚至是更糟。快锅着火与工程师讲课形成声画对位,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快慢之争引人深思。戴帽子的并不止小琪,很明显地满大街都是。《苹果的滋味》:开头车祸用了黑白滤镜,血迹与楼房形成匹配性剪辑,大雨滂沱让心绪愈加紊乱。美军的优待让台湾人的多情多义荡然无存,与上一部短片还形成了恨日亲美的呼应。躺在床上的男主脑中响过钢琴曲,仿佛看到了明日曙光。

  • JH2012-05-18 21:22:43

    台湾新电影的揭幕作,3个城乡结合部里小人物的故事。想起第六代,同样是经济飞腾社会失调的大环境,第六代要么却找不到北,要么用力过猛,讲一个普罗大众喜爱却不乏内涵的故事真有这么难?

  • 乔大路2012-09-01 21:47:12

    短片三部曲,第一部儿子的大玩偶便是侯孝贤与吴念真之作,那时的导演风格已经成形,其间悲喜分明,无经修饰,结局画面定格,画外音若把一段记忆猛的拉出,后力挺足。后面两个故事看的挺揪心,苹果一部倒是不错,有些场景老使我走神,想到雅克塔蒂的肢体动作,怪也哉。

  • 帕拉2016-02-07 13:20:10

    三段故事都无意间体现了台湾与日美的暧昧关系。除了一贯的底层人物展现,还加入了一些实验性的东西,短片的形式本来也有展现才华,表达自我的能力。

  • 大灰狼的兔2011-05-15 04:28:05

    第一部全台语发音的文艺片,演员全换成了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但幕后班底不变,音乐也从流行转为配乐了。当第一个长镜头出现时,我知道侯导开始显山露水了。要感谢黄春明的三篇好小说,尤其是小琪的帽子。大悲无泪。浩渺中我将如何把你婆娑?

  • 恶魔的步调2014-07-25 22:51:19

    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类似前一年杨德昌他们那个新浪潮的《光阴的故事》那样的不同导演的三段故事,不过这次的主题更着眼于一些社会问题。也许这样的三段式短故事更容易让导演找准自己的风格定位,因此多年后侯拍了个同样三段的最好的时光作结可能也有为了找回感觉的意味。

  • 新白娘子传销2015-01-25 21:28:39

    三个故事都不错,反映台湾底层人民的生活,文学剧本加视听语言,同样的模式,内地电影是另一番模样。与北方观众看南方而且是更南方的中国故事,感触更多一些。一直在想,如果全国不仅有北京电影学院,还有各个省自己的电影学院,那么今天的中国电影取得的成就更为骄人吧——电影资料馆

  • 小五_Joe2023-09-29 04:01:57

    2023.9.28 The Garden Cinema London 如鲠在喉无语凝噎 恰到好处的侯导/神秘色彩和刺骨现实交织的第二篇章/最末故事的开头很实验 还有点希区柯克 后面却写实得不行 其实直接停在最后的旋转镜头也不错 不需要非得吃苹果 抒情音乐和空白镜头的反复叠加反而有点拖沓

  • 叶藏.!!张寄奴2009-06-11 21:14:53

    前几天下雨时候,百无聊赖,就一个人去唱歌。在公交车上看到窗外有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20多岁的样子,穿着乐队的礼服,像是十九世纪的法国骑兵,后座绑了一个大号,因为还微微有些雨,所以看起来骑的很吃力。 因为下雨,所以在KTV里点的歌几乎都和雨有关,唱到《雨の物語》的前两句时,突然就想起了骑车的那个男人,然后就想起了儿子的大玩偶。 化粧する君の その背中がとても   小さく見えて 仕方ないから

  • 鱼柱2011-09-30 12:21:37

    原本以为三段都是侯导的 就觉得新电影初期原来人家也是走过杨导的城市路线的么 再看就觉得第一段与后面差别好大 还有这样的排列是要让人逐渐认识畸形发展的本质吗

  • 大佑2011-03-30 15:53:39

    4.2 像是<<光陰的故事>>那樣三個導演三個故事,<<光>>是留洋歸來的導演們拍的,<<兒子的大玩偶>>是一批本土導演。侯的長鏡頭在陳博正追那群孩子拿回衣服的時候就已經初見端倪。那種鄉土味道的故事,應該是很多人的美好回憶。生活不易,需要珍惜。

  • 十一伏特2022-01-02 23:25:58

    三个导演拍的三段六十年代故事,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都市怪谈的感觉。 侯孝贤导演的第一段,完全用闽南话对白。频繁插入回忆,总是先出对话声音,隔十几秒再切画面。有迷影元素,但时间设定上是1962年,出现的海报《蚵女》《还我河山》《我女若兰》实际上映时间却在之后。 曾壮祥导的第二段:几乎是全国语对白。帽子下不能揭开的秘密,高压锅砰然炸开的隐患,两处悲剧用平行剪辑。 万仁导的第三段:混杂英语、国语、闽南话,四人对话需要两个翻译。发音的区分对应身份标志,美国驻军、执政当局、本省居民。

  • l.m.2013-11-10 11:34:56

    臺灣新電影,好看。整體勝於同期的《光陰的故事》。第一部的出色在於吳念真的編劇。第二部是我最喜歡的,用電影語言來刻畫隔了十年的兩代人,最後的平行蒙太奇十分精彩。第三部最不喜歡,因爲鋒芒太露。

  • 之晨2020-12-13 14:36:06

    儿子的大玩偶:活出真我擦掉傀儡面具的隐喻,小丑模样成为了儿时父亲的印记。 小琪的那顶帽子:汗水与血水交融的盛夏,隐忍在生活的高压下蒸腾爆炸。 苹果的滋味:从血淋淋变成红通通,有情有义美国大兵因祸得福卑微劳工。

  • 楚子宙2024-03-07 22:41:51

    三段式,细腻表现了民国五十几年的台湾乡土社会。那时候的人们生活节奏好慢呀。连说话、思考都是那么的慢吞吞。那是一个悠闲的时代,可惜一去不复返了啊……

  • U 兔2012-07-25 14:27:13

    2012.7.19资料馆5部连看。最喜欢苹果的滋味,将小市民繁琐的生活微缩到一件事上,反应了这个实则在我们身边非常庞大的人群的精神状态,有点讽刺又让人痛心。另两个也是小人物的故事,大玩偶看似平淡,却有一种既异常真实又被浪漫化的力量。小琪更像是青年人写的青春残酷小说,高压锅的设置倒是非常有趣

  • 踢你小腿骨2011-01-26 01:29:30

    第一個侯孝賢的故事獵奇的令人反感,第三個很可愛

  • 五色全味2013-08-25 02:03:24

    中影的修復依舊有畫面偏藍和聲音不對的問題。最喜歡的反而是曽壯祥的《小琪的帽子》,寫一個慵懶犬儒的年輕人通過與一幼一長兩個人的故事,體會到生存的無奈,很有味道

  • Don't Panic!2012-06-25 02:19:02

    三位导演三个故事,类似《光阴的故事》。虽然两者都稍显稚嫩,但这一部还是比后者好一些,这部电影应该是侯孝贤向早期风格的告别,在这之后拍出的是《风柜来的人》。后面两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关注的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一个略显残酷一个则略带讽刺意味。

  • 嘟嘟熊之父2015-02-02 16:03:00

    最好的是小琪的帽子,明明是戏谑的表演,最终却呈现出惊悚的效果。儿子的大玩偶过于平铺直叙,苹果的滋味则是过犹不及。

  • 圆首的秘书2015-01-25 23:42:28

    儿子★★★★ 小琪★★★★ 苹果★★★ 第三部编剧差强人意,人物扁平化非常严重,儿子结尾略有不爽,小琪结尾好,但双线叙事又有一种造作。

  • 焦糖爆爆D2023-04-09 17:33:11

    《儿子的大玩偶》最后一颗镜头定格凝固了贫苦的人心里,宝贵的淳朴父爱。对小镇居民的生活描写很真切。五星好评。 《小琪的帽子》真的像恋童癖,还喜欢同事怀孕的老婆,同事出事后的愤恨又埋怨回工作上,不知所云,三星。 《苹果的滋味》失去双腿却换来一家富足,悲喜只有自己心里才清楚,嚼在每个家人嘴里的苹果有着完全不同的滋味。四星。

  • bloom2015-01-28 22:54:51

    有新浪潮的疯魔气质,每一部都有一点点的怪异和出位。儿子的大玩偶像是伊藤润二移植台湾,小琪的疤痕压力锅的碎片暗示出隐隐的创痛绝望与威胁超棒。

  • 力比多2022-04-12 23:24:49

    三部里都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展现了台湾社会从乡土进入现代化历程中产生的碰撞,还有对于普通家庭生存之难,养育之苦的刻画。侯孝贤的电影美学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却是三部中最本土的,能看出很多画面是来自他的生命经验。而「小琪的帽子」中对于现代化入侵是最具有批判态度的,一切美好的前景都是那顶帽子,而揭开后则会露出丑陋的疤痕,直观且悲观。「苹果的滋味」视听呈现最好,开场单通过画外音及固定局部画面,就能把车祸的发生过程压缩,且能够延伸出画外空间的想象,血液由黑转彩,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也从这次事件隐喻而出。

  • 超cute侠2014-05-05 14:00:35

    台湾新电影起飞之年,本片的形式类似于《光阴的故事》,只是本土化风格明显。三个故事或苦涩或残酷或讽刺,虽表象不同但肌理内的辛酸是一致的。

  • 八部半2010-11-12 16:26:06

    1、儿子的大玩偶;2、当萝丽遇上怪蜀黍;3、苹果,在《绿色食品》虚构的未来世界中,食物匮乏,难得的苹果吃的只剩茎;小说《战争与回忆里》,一列火车载着犹太人去往集中营,途中发了苹果,虽然是烂的,但苹果的香味马上充斥着车厢,他们把果核也吞了下去。片子一家人第一次吃苹果,吃那么香

  • 云雾敛2017-11-09 20:04:13

    第一个温情与辛酸并存,第三个黑色幽默,反倒是第二个总有点乏善可陈。

  • 语焉2012-07-18 19:58:27

    三部小故事就好似一个凳子的三条腿,关于生活,感情和社会,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却眼角含泪。片子的手法无论从叙事角度还是景别都刻意给我们造成一种疏离感,以审视的目光去看待这一切,却残忍地让我们自己去剥开洋葱的外皮。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无论愿意与否,都让我从中看到了从不愿意回想的自己。

  • 达力猿2022-03-22 17:48:06

    80年代台湾电影的自我回溯,不安和批判之下仍带着期望,和光阴的故事同为台湾新浪潮的起点。小丑、推销员之死、飞越疯人院。愚昧、偏执、丑陋、贪婪,同时又是淳朴、正直、容易满足,有点可怜的人。在时代浪潮中使他们被淘汰和牺牲的品格,会成为抵御暴风雨的力量吗。后两篇政治意味更浓,战后新殖民主义,对日本的“吸收”和来自美国的“援助”,摄影上黑的可以变成白的,但揭开女孩的帽子,暴露在太阳底下是自己的伤疤和龌龊。侯孝贤当然最好,苹果的风格化也很喜欢。就算觉得苹果味道奇怪也要继续吃,因为是赔给自己的,一个苹果等于四袋米,边吃觉得自己赚了。想起寄物柜里读到的故事,“苹果的酸味是应该唾弃的安稳”。note: deep focus/soft focus/close up/自然光/공동작업/비전문배우.

  • 津五渡2021-11-12 23:52:48

    三天看完了三个短片,都是市井小人物的悲凉,也不光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也有生活的悲苦里挤出来的笑,这里面也有爱,三位导演更倾向于描摹世道、展现社会。《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三部最喜欢第一部。两个印象最深的点,一个是玩偶的笑容,一个是吃苹果的笑容,五味杂陈的笑容,很有力量。

  • 踢迩达2012-05-31 16:34:26

    还是蛮喜欢台湾电影新浪潮时期的作品,和意大利新写实主义蛮像,不过衬在更浓厚的亚洲背景下,质感让人觉得更熟悉而辛酸。那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台湾。

  • 2021-09-25 22:59:58

    三个故事差不多水平,表达方式均为以舶来品的格格不入来反衬本土艰难的生存环境,偏好《儿子的大玩偶》,幼儿对早出晚归化妆成小丑的“三明治人”感到亲近,却对难得一见的本尊表现出排斥,没有大灾大难,诙谐中透出一份很醇很浓又点到即止的悲情。《小琪的帽子》压抑之下悬念掌控得很好,双线推进到高潮甚至爆发出了惊悚气息。《苹果的滋味》为走讽刺路线的荒诞喜剧,尖刻却没有失掉对底层百姓关怀同情的人文温度。

  • 莱尼圆2023-01-07 15:00:39

    侯孝贤早期作品,台湾新浪潮代表作,改编自台湾乡土作家黄春明的小说,笔触细腻地讲述了底层的人物的生活。为了生计打扮成小丑,却让儿子忘记了他本来的模样;美丽的女孩被意外揭开了丑陋的癞疮疤,就像看似理想的生活美梦被劣质高压锅无情的戳破;拿断腿的惨痛代价换来一家人幸福生活,躺在病床上的男人不知是哭是笑。三则故事都饱含批判意味,有拍成惊悚片的潜质。

  • 撕撕撕2011-07-20 16:18:34

    立意和故事很年轻,拍的一般。“影戏”味儿还是很明显。

  • 电个爆炸头2020-05-19 22:42:48

    三部短片合集,聚焦台湾那时那人那城。三部看下来,还是觉得侯孝贤那部拍得更有滋味。其他两部,有种初中时候写命题记叙文的感觉,拍得稍显刻意。尤其是《苹果的滋味》,这个悲情故事有点太模板化了,反而失真。

  • 五月微蓝2013-12-20 21:07:49

    三个短片,品质参差不齐,3.5分吧~~ 最喜欢候导的《儿子的大玩偶》,最后一个镜头好心酸。。。第二个故事看得难受,猥琐的怪蜀黍。。最后一个太讽刺,却也是最有时代特色的。其实两年前就听吴念真讲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故事,幕后故事似乎比电影本身还要精彩。(124)

  • MichelleLOU2013-12-18 22:57:01

    妈蛋好好看,而且女主长得很像前女友!

  • 文刀大土申2015-11-16 19:43:02

    「儿子的大玩偶:温情路线,痛而不揭」「小琪的帽子:伤疤在阳光下暴晒,直接有力」「苹果的滋味:浓重的讽刺味」三个故事都挺喜欢,各有各的手段。

  • 邮差总按两次铃2024-01-26 00:08:14

    台的困苦、日的不靠谱、美的资助,加上“削苹果事件”,台湾新电影浪潮里政治意味很浓的一部片子。 (“为什么要用快锅?煮东西要慢慢煮,味道才出来嘛。”“椅子白的,窗户白的,墙壁白的,电灯白的,卫生纸也是白的,小便池也是白的,爸爸也是白的”)

  • 操蛋的教父2012-01-14 18:36:17

    侯孝贤早期的电影了,《儿子的大玩偶》这个故事确实很讽刺。侯孝贤也早已玩起了他的小津式哲学。

  • tankry2023-09-03 10:58:43

    凌厉,用三个故事完成失语社会的论述。小丑是底层中青年在飞奔而前的资本浪潮下的失语,小琪是农村世界与外部世界在本岛冲撞时的失语,而苹果则写透了台湾在美国面前的失语。它反映了当下知识分子的一种普遍的困惑与焦虑,为何人人都善良,却又在生活面前步履维艰?

  • 酱之2023-12-01 17:04:34

    原来是个短片集啊,侯孝贤的这部开始有通过人物走动和梁柱/门板的隔挡形成动力框的意识,但整体还是受限于扁平的客观视点,文本也相对延续了健康写实主义。而后两部的讽刺意味或在剧作或在布景上的赤裸,反倒突出短片优势,《小琪的帽子》这个高潮段落的平剪实在有点牵强,显得「美日承诺的未来并没有在意台湾现状,反倒成为揭伤疤的利刃」这个民族寓言有些儿戏;《苹果的滋味》也有类似问题,不过有些惊喜的是,《大佛普拉斯》的同款人形线竟然早早出现,母亲的闪回和打断闪回的跨时空声音手法也被《谁先爱上他的》引用,果然,作为类型片的文艺片还是常常被偷师的。